
刘丹丹富配平台
近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的通报中,有的党员干部因在业余时间接受管理服务对象安排的宴请或娱乐活动而受到查处,这些案例深刻表明,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纪律约束更无“空窗期”,严守“八小时以外”纪律红线,不仅是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必然要求,更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风腐同查同治的迫切需要。
慎独慎微,筑牢思想堤坝。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八小时以外”脱离了组织的直接监督和同事的目光,内心的信仰、定力和规矩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落马官员的忏悔录中常常提到,最初的蜕变就是从“八小时以外”的一顿吃请、一次收礼、一场不当娱乐开始的富配平台,他们在觥筹交错中放松了警惕,在所谓“人情往来”中迷失了方向,在“小节无害”的自我麻痹中步步沉沦,最终滑向违纪违法的深渊。因此,筑牢“八小时以外”的防线,首先要筑牢自己内心的思想堤坝,在无人之时、细微之处,依然坚守原则、恪守规矩,真正将纪律红线内化为日常行为准则。
净化社交,厘清交往边界。“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往往是围猎与反围猎、腐蚀与反腐蚀斗争的前沿阵地。对于手握公权力的党员干部来说,“和谁交往”“怎么交往”绝非个人小事,而是关系到能否廉洁用权、公正用权的重要问题。一些别有用心者将“八小时以外”作为拉拢腐蚀干部的突破口,通过精心设计的“感情投资”“长期铺垫”,企图从党员干部的“社交圈”打开缺口,实现权力寻租的目的。党员干部必须清醒认识到,“糖衣炮弹”往往包裹在温情脉脉的“友情”“人情”外衣之下,必须时刻保持警惕、擦亮双眼,在“八小时外”的社交生活中涵养正气、坚守底线,有效防范被“围猎”的风险。
接受监督,强化自觉意识。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监督的“探照灯”不仅照亮“八小时以内”,也日益延伸至“八小时以外”,这对党员干部而言,绝非约束自由的“紧箍”,而是防微杜渐的“关爱”。党员干部要正确对待、主动接受监督,自觉将个人“生活圈”“社交圈”“休闲圈”置于组织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将外在的监督约束,转化为内在的行动自觉富配平台,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行为、守得住清白,真正让“八小时以外”的生活清清爽爽、干干净净。
纪律红线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没有“八小时内外”之分,党员干部要在“八小时以外”的广阔空间中,始终秉持“赶考”的清醒与坚定,以“检身若不及”的自觉,持续砥砺政治品格、锤炼过硬作风,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
道正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